环境处理原则
阴为吸收阳为扩散
在此之前所讲述的有关房间的选择和使用上,都是一种被动选择方式。也即是在我们还没有对房间进行二次设计处理以前,根据房间自身的“原始”状况所进行的选择。而现在的“阴为吸收,阳为扩散”等,都是一种主动式设计处理方法,也即,是对房间进行的二次设计和处理。
这里,“吸”是指一些如落地窗帘、玻璃棉、矿物棉、沙发,唱片柜、书柜、低组合柜等物。“扩”就是指二次余数扩散板。
我们知道,驻波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没有吸声体的“平面光墙”;二是“平等地墙面”之间。所以,不管是“吸收”还是“扩散”,都是消除或降低房间驻波影响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因为吸音物质的加入,不同程度地达到改变“平面光墙”的效果;而“扩散”物质的加入,又都使得“平行墙面”变得不平行了。所以,为了使听音室的声音平衡和好听,就请一定不要“吝惜”或“保护”那些平面光滑且又平行的墙面。
小重吸大重扩
“小”是指小房间一定要把吸音放在第一位;“大”是指大房间则要把扩散放在优先的位置。
为什么小房间一定要把吸音放在第一位呢?这是因为房间越小,300Hz以下中低频段的共振频率分布就会更不均匀,所以,中低频驻波的影响就会更加突出和明显。而对于300Hz以下中低频段采用“扩散”的方法就明显不如用“吸收”来得有效。
为什么大房间一定要把扩散放在优先的位置呢?其实是基于同样的声学道理。大房间由于300Hz以下中低频段驻波的影响会比较小,此时通过“扩散”这一有效的利器,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加平衡、均匀、自然和悦耳。
在30m2这样相对大的听音室中,虽然已基本上听不到有中低频驻波的影响(这是大房间的先天忧势),但还是能听到由于扩散不佳所造成的中频与中高频驻波影响这一问题。比如,在听人声时,人的齿音就会被过分突出和强调。听小提琴也能明显地感觉到比较尖利。所以说,即使大房间,也不能省略声学设计和处理,虽然它比小房间要好处理得多。
阴阳平衡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阴阳平衡”这一法则规律来运行的。作为室内声学一部分的家用听音室也自不例外。
阴阳平衡首先是讲:无论是“吸收”还是“扩散”,一定要大面积的使用。比如说扩散,至少应该在整个天花板上都要使用二次余数扩散板;至于吸收,至少也应该在摆放音箱的两侧墙使用一半左右的吸音物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阴阳平衡其次是说:在用足、用够量的同时,“吸收”与“扩散”之间的使用面积比例要达到一种大致的平衡关系。“阴阳平衡”也存在着两种平衡方式,一种是客观平衡方式,它是讲“小重吸大重扩”这一概念;另外一种叫主观平衡方式,它是讲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针对性地对“吸收”与“扩散”的比例来进行调整。比如说,想更多的听到音响器材本身的声音原貌,就要减少二次混响的时间,这样必须要加大“吸收”的使用比例和数量。反之,就要加大“扩散”的使用比例和数量。
听音室就是高级的音响器材